為落實海綿城市,臺北市政府攜手臺灣大學,將校園部分圍牆拆除,打造人人皆能平等且安全使用的綠色步行空間,同時創造以水圳為主軸的都會親水環境。
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舉行「新生南路3段水圳意象重現暨人行景觀美化工程」成果說明會,臺北市長柯文哲與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均蒞臨會場參與成果發表會。新工處指出,工程採用綠色永續的方式,人行道使用透水鋪面、新植大量灌木及地被植物,增加921平方公尺透水面積、73.37立方公尺滯洪保水量、1310平方公尺綠覆率,達到都市保水、降低熱島效應,落實海綿城市,打造一條具有滯洪功能的景觀廊道。
臺北市長柯文哲憶起在臺大讀書時的情景,並表示有意想把新生南路整個打開,但要打開整條路相當困難,所以目前先從新生南路三段的意象景觀模式進行改造。市長指出,他一直認為校園應與社區連結,而臺大這段水圳意象工程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點。本來最初的計畫是,工程要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,不過城市的建設並非一天就能完成,只要有價值理念存在,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就可以慢慢完成。
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也談起他兒時的新生南路,「當年這條大水溝上面還有木板橋供人行走,而現在是一條大馬路」,非常感謝北市府能夠把新生南路進行改造。水圳意象重現工程收到非常多校友的正向回饋,許多校友告訴他,「每次進入臺大校園,看到這一段路,都希望能夠將人行道改造景觀」,如今將圍牆拆除,象徵著臺大有心與社區結合,未來將繼續以其他方式向外走出來,連結社區與校園。
市長肯定新生南路三段水圳意象重現工程將都市環境轉變成以「人」為空間主角,不僅落實了臺北市海綿城市及宜居城市的願景,基地內的水道同時是滯洪空間,加上綠地、透水鋪面等保水面層,提升滯洪能力,以達到都市保水,緩解都市熱島效應,打造兼具人本、韌性、永續的綠色廊道。
新聞來源
聯合新聞網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3/5882629
中華日報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台大水圳意象景觀工程-柯p-打開校園圍牆成為友善漂亮的城市-152611356.html
中央社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loc/202111110195.aspx